荒地找到婆家 分紅富了農家

  核心閱讀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壯大集體經濟,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運行機制,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確保农民受益。成都市郫都區被國家納入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后,一些村集體成立企業法人,推動土地入市融資,引進社會資本,發展旅遊、農業,使得353畝閑置地找到了“婆家”,村集體及個人獲得超過1.7億元的入市分紅,增收效果明顯。

  塔吊聳立,攪拌機轟鳴……昔日寧靜的村口,這些天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成都市郫都區戰旗村村支書高德敏滿懷暢想:“這座花園式度假酒店修起來,村民的收入保准翻番。”

  這是四川首宗入市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按照規劃,除了度假酒店,此地還將配套建起情景式美食體驗街區、生態風情休閑中心。“不但有入市分紅,家家戶戶還能開農家樂,吃旅遊飯。”高德敏說。

  自從郫都區被國家納入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在兩年多的實踐中,353畝閑置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找到“婆家”,帶動發展創意農業基地、農耕體驗園等160多家,試點村農戶產業化經營面積達94%以上,村集體及個人獲得超過1.7億元的入市分紅。

  “只要公開透明,誰不同意把荒地利用起來呢”

  以前,戰旗村曾利用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先後辦起酒廠、鑄造廠等。然而,在產業轉型升級的大環境下,村辦企業相繼關停,土地也隨之荒廢。

  此後,戰旗村試着組建現代農業股份合作社,用建設用地入股與城市資本合作投資,共同開發旅遊項目。但根據政策,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無法辦理土地使用證,不能辦理融資,因此鮮有企業敢接盤。

  “集體建設用地不能耕種,也不能出售,荒着太可惜了。”高德敏介紹,最多時,在戰旗村共有7塊、總共約100畝的集體建設用地被荒置。

  轉機出現在2015年年初��郫都區被國家確定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區。當年3月,區國土、規劃等部門按照“符合規則、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三原則,通過定基數、定規模,並結合權屬來源、入市可行性等因素,確定了試點工作的首批入市土地。

  入市主體的資格如何認定?收益如何分配?

  在村民反覆討論后,戰旗村決定成立集體資產管理公司,入市的方式、途徑、底價由村民代表民主協商;入市後土地收益的內部分配和使用,由村民集體決策,現金收益按會計年度進行分紅。“集體的土地,集體說了算,只要公開透明,誰不同意把荒地利用起來呢?”對土地掛牌入市表決時,村民朱建勇和其他村民們一起投了贊成票。

  根據戰旗村的成功經驗,郫都區制定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辦法》等規定,對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入市行為進行引導。“目前已經成功入市的例子,實施主體都是集體資產管理公司。”區國土資源局副吳詩東認為,村集體按照《公司法》成立企業法人,更容易為市場所接受,進行土地入市掛牌也會更加規範和便捷。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入市,意味着和國有建設用地實現同價同權。“是否真正同權,要看能否進行抵押融資。”拍得郫都區首宗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四川邁高旅遊公司負責人表示。

  為保證土地融資的順暢,郫都區出台了相關的抵押和貸款規定,將農村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納入區農村產權抵押融資風險基金保障範圍,由市、縣兩級風險基金按4∶6的比例分擔風險,並鼓勵金融機構開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目前,首宗入市地塊已成功融資410萬元。

  目前,郫都區已完成30宗共353畝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交易,獲得成交價款2.1億元。

  “去年最忙的時候,我一天接了23桌,吃飯、喝茶都要預訂”

  去年秋冬時節,三道堰鎮青杠樹村的美景在成都人的朋友圈中刷了屏。

  “去年最忙的時候,我一天接了23桌,吃飯、喝茶都要預訂。”青杠樹村村民邱應章說。村裡,因農家樂而致富的村民還有900多戶。

  然而,幾年前的青杠樹村卻是另一派光景:全村932戶2251人,守着空置的土地過窮日子,全村90%以上的青壯年都外出務工。2012年,村裡從銀行貸款6800多萬元啟動村落改造,希望藉此發展鄉村旅遊。修起了川西民居,改造了濕地生態,銀行貸款卻成了沉重的負擔。

  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為青杠樹村帶來福音。2016年7月,青杠樹村首批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近百畝掛牌上市,由一家企業以近6000萬元的價格競得,幫助村裡還清了大部分債務。

  資本下鄉,成為鄉村振興的動力源(行情600405,診股)。青杠樹村繼續整理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並以此作為出資,引進外部企業共同成立管理公司,參与村裡旅遊資源的運營。2016年,青杠樹村接待遊客120多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9800多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5萬元,同比增長16.3%。

  在村民受益之外,入市的紅利,更體現在資產少、底子薄的空心村向實心村轉變。出讓收益款,按照2∶8的比例進行分配:郫都區已經出讓的30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中,相關农民集體及個人獲得了超過1.7億元的土地收入,其中約1.36億元用於集體經濟的積累和發展,約3400萬元用於農民股東的現金分配。

  “把更多紅利留在村裡老百姓(行情603883,診股)自己手中”

  作為知名品牌“郫都區豆瓣醬”的產地,郫都區發展出頗具規模的“中國川菜產業化園區”,實現一、三產業互動。但最近,這個園區碰上了煩心事:按照規劃,園區力爭在2018年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以上,然而3.7平方公里規劃面積即將用完,還有大批企業等着落地。怎麼辦?

  同時,20公裡外的炮通村村民由於地處成都市飲水水源地核心區,根據生態紅線政策,為保證水源地水質,村民們即將搬遷。

  以問題為導向,以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為契機,一個大膽的設想在郫都區應運而生:結合成都飲用水源保護區徐堰河、柏條河農村集體建設生態搬遷用地整治工作,統籌全區零星分散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調整到產業園區集中集約開發利用。同時,啟動實施對水源生態保護區的整治復墾工程,將用地使用權指標跨村組調整到川菜園區。這是雙贏的設計:炮通村的村民搬入好房子、過上好日子,川菜園區也不再為用地而發愁。

  面對政策機遇,高德敏陷入思考:“我們村集體經濟組織用40萬元收購了一家鑄造廠的10畝土地,下一步我們還將收購旁邊一家企業土地20畝,用於打造康養、民宿等與旅遊相關的產業。”對於新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高德敏有了自己的盤算:“入市后我們用這些地引進企業聯合打造,或者乾脆看準后自己干,把更多的紅利留在村裡老百姓自己手中。”

  “過去很多年,我們聚焦於城市發展,現在要將美麗新村建設與城市發展統籌協調進行。”郫都區委楊東升表示,在政策引導方面,將會鼓勵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農村,盤活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同時以良好的生態底本,讓鄉村獲取更多的紅利。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04日 16 版)

  聲明:轉載上述內容屬於廣告或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東方財經網的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負。

【其他文章推薦】

※想出售未上市股票,該如何選擇有利時機?

※想知道哪家鳳山當舖可以用公司車、貸款車進行借款?

※只要您的資金缺口,急需用錢-鳳山當舖助你渡難關

※不必大老遠借貸!台北免留車首選當舖讓你一通電話解決您的困難!

※別擔心!台北市當舖首選,台北當舖幫你處理借貸問題,助你靈活運用錢!

台北當舖票貼,台北支票借款安心借貸,救急過件簡單不囉嗦,一通電話立即貸!